风吹绿浪香满园,又是一年丰收时。8月伊始,瓜果蔬菜陆续成熟,济南市莱芜区各个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田间地头挑选和采摘。各种蔬果装箱后,运往全国各地。
莱芜区苗山镇20多个大棚里种满了黄瓜、西瓜、大葱等蔬果,茶业口镇的猕猴桃长得和鸡蛋一般大了,和庄镇的10000多斤油蟠桃都被预订了……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莱芜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鼓励开办农业专业合作社,并予以资金、政策等各方面支持,健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全力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强区。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刘佳宁
莱芜区和庄镇张家台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油蟠桃熟了
建起合作社
卖菜兄弟改行种菜
“我18岁就跟着哥哥赵青卖菜了,我们兄弟俩骑着家里唯一贵重的资产自行车,做了20多年的蔬菜批发买卖。”莱芜区苗山镇的赵来说。积蓄是伴随着辛苦,一点又一点攒起来的。事业稍有起色后,兄弟二人换上了三轮车,再之后是四轮车。最终苗山镇的赵青、赵来兄弟俩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
贩菜赚差价不是长久之计,家乡的土好、水好,种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更好。哥哥赵青想到,“为什么不种自己的菜、卖自己的菜呢?”这个想法一旦在兄弟俩的脑海里生根,就再也挥之不去。
2011年,兄弟俩回到家乡苗山镇,申请成立了鲁赢粮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最开始属于他们的,只有30多亩地。“第一年,我们种芹菜,却收获了一地烂菜”。因为缺乏经验,肥料没有发酵,导致芹菜全部烂在了地里。
“贩卖蔬菜我们兄弟俩是老手,种地方面却成了新人。”赵来说,没有技术、没有经验,最开始种植的蔬菜产量、质量总是上不去,蔬菜卖不上价,导致合作社开始的几年几乎没有盈利。
聘请专家、主动参与镇上组织的培训班、一次又一次实践……如今,鲁赢粮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步入正轨。一年不仅能生产400万斤的蔬菜、还有杂粮,销售收入高达1815万元。
放眼望去,在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鲁赢粮蔬种植合作社,仅大棚就20多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280亩、春秋蔬菜大棚60亩……合作社为周边村民提供40多个固定就业岗位、60多个季节工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周边900多农户发展种植基地2000多亩。兄弟俩的合作社,对苗山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茶业口镇50亩土地的猕猴桃产业园区
谁来种果树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村民分包土地
“发展产业是当务之急,让村民有事干,村集体有钱赚。”茶业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南腰关村的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孩子们守着山里的家乡。
“同年,我参加了有关乡村振兴的学习班,回来便有了发展猕猴桃种植农业合作社的想法。”茶业口镇南腰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说,村子位于马头山脚下,前有瀛汶河环绕,水源富集,土地肥沃,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猕猴桃生长。
想种猕猴桃并形成产业园,需要土地和资金。“我家有2亩田,一年到头只能挣1000多元,一家人的开销都不够。如今,每年有2000元的土地租金,平时还能到村里的猕猴桃产业园区务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在南腰关村的猕猴桃产业园区,正在施肥的村民张爷爷乐呵呵地说。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为了圈地种植猕猴桃,南腰关村集中流转土地50余亩,每年给付村民租金,还雇用村民到产业园区务工,让留守在村里的老年人有事干,有收入。同时,依托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和乡村振兴扶持资金等经济支持,南腰关村的猕猴桃种植农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
50亩土地的猕猴桃产业园区,靠留守的老年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村民回村种植。“我在外面打工,无暇照顾家中的老母亲和孩子。如果村里有活干,我当然愿意回来。”在外打工3年的韩大哥说。南腰关村的猕猴桃种植农业合作社采用分包的经营模式,把40亩的产业园区分包给了愿意回村创业的9户村民;剩余的10亩地由合作社雇用留守的老年人种植,解决了3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今年,南腰关村50亩猕猴桃全部进入初果期,预计产量能达5万斤。
油蟠桃售空了
果香不怕山村远
“三年培育,今朝结果。油蟠桃黄澄澄、肥嘟嘟的,个个半斤重。”莱芜区和庄镇张家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拿着刚摘下来的油蟠桃向记者介绍。2019年,和庄镇张家台村以党建引领为契机,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成立了济南市莱芜区张家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了中科院油蟠桃7号、9号、潍坊5号和风味天后四个品种,共计60余亩3200棵果树。果肉橙黄色、风味浓甜、香甜可口,今年预计产量在1.5万斤左右,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发展劳动力30余人。
今年6月份,中科院油蟠桃9号和7号率先成熟,抢先进入市场,也标志着油蟠桃种植基地正式进入初果期。张家台村第一书记站在果树旁的土坡上说:“这果园绿了三年,终于见到满园金黄了。未来几个月,潍坊5号和风味天后也会陆续成熟。”
第一批成熟的果子有10000余斤,不到10天就卖光了。“附近的朋友听说张家台村的油蟠桃终于熟了,纷纷前来抢购。附近村民都会来买三五箱,淄博、青岛的朋友也托村民来订购,企业更是把油蟠桃当做送客户的伴手礼,每次预定50箱或100箱。”村委会主任抬着一箱油蟠桃骄傲地说。
包装箱有6斤装和8斤装两种,每箱能装8到10个果子不等。正在装箱的村民李阿姨说:“我们要检查每个果子的品相,有小果、坏果和烂果,要马上挑出来。最后把大小均等、金黄饱满的果子装箱,保证每个装箱的果子都是刚成熟的大果。”
果子种出来了,要运出去。和庄镇张家台村位于莱芜与博山交界,是典型的山区村庄,地势较高,交通闭塞。为发展经济、方便居民出行,早在2021年,和庄镇就修建了一条20多公里长的“和新路”。“这条路把和庄镇的产业引了出去,送回了经济发展的希望。”和庄镇相关负责人说,道路连接205国道和镇里7个山村,其中就包括正在种油蟠桃的张家台村。
过了初果期,产量陡增,果香愈加浓烈。在果子新鲜时,及时卖出去是首要任务。通过销往全国各地的油蟠桃,扩大张家台村果蔬品牌的影响力也是村集体和镇政府要考虑的问题。据了解,今年,张家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油蟠桃产量将达到1.5万余斤,村集体打算将油蟠桃供应给大型超市、水果批发商和线上卖菜的平台,同时吸引带货达人到果园里直播销售张家台村的油蟠桃。“张家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打算建一座冰库,储存待售的油蟠桃,还有望将油蟠桃加工成罐头、果汁等副食品,邀请客户直接到果园里采摘,以寻求更多的盈利模式。”张家台村第一书记说。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