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百米的高空往下看,地上的行人小的像蚂蚁,汽车如同游走的弹珠。陈阿斌(化名)是一位高空作业人员,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爬上过不少百米建筑。“活多人少,不怕失业。”陈阿斌说,“成为‘蜘蛛人’后,就不愿意再转行了。”打开朋友圈,陈阿斌翻出了一张在建的济南“第一高”的照片,自豪地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说:“你看,这是我做的亮化。”
有数据显示,我国当前高空服务企业有两万余家,登记在册的“蜘蛛人”有十万人左右。在济南,在更多的城市里,“蜘蛛人”游走在楼宇之间,他们不是“蜘蛛侠”,只是一个个平凡的“打工人”。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张淑婷 见习记者 程祥
站在近百米的高空中,陈阿斌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
身轻如燕从天而降
中午一点多,34岁的陈阿斌扛着八十多斤的悬吊绳独自来到一栋28层高的居民楼上。当天他的任务是给这栋楼13楼的住户做外墙防水。他将一指宽的绳子拴在楼顶的建筑上,又从包里拿出两张硬纸板垫在建筑棱角上。陈阿斌说:“这是为了防止绳子被割断。”陈阿斌告诉记者,这条悬挂绳长150米,直径16毫米,是他们这一行最重要的行头。“我们的命就拴在这根绳子上。”陈阿斌说:“命悬一线,绳子有一点磨损都不行。”
正说着,他又从包里拿出一块木质吊板,“这是在高空中稳定用的。”说完,陈阿斌徒手爬上楼顶一堵1.8米高的墙。站在近百米的高空中,面无惧色,陈阿斌伸出脚,把木吊板套在身上,又用悬挂绳把木吊板拴起来。
“我先下去了。”陈阿斌朝记者摆了摆手后,慢慢调节控制高度的绳扣。从楼顶俯视,一阵微风吹过,陈阿斌的身体都会大幅度摇晃,因此他下降速度很慢。陈阿斌的身影变得越来越模糊,在工友的配合下,十五分钟后,他顺利到达预定位置。
吃饭休息都在空中
2016年起陈阿斌离开家乡到外地打拼,济南是第一站。“干的还是高空作业,只不过现在我做的是高楼亮化、玻璃安装等工作,有的时候也接一些小活。六年里,陈阿斌走过了北京、天津、徐州、广州、西安、太原……现如今又回到了济南。
刚满18岁那年,在亲戚的介绍下,陈阿斌入了这一行。谈起第一次做“蜘蛛人”,陈阿斌印象深刻,“双腿打颤,不敢说话,不敢往下看,师傅说什么就做什么。”“之所以最后选择从事这一行,与其他建筑工地上的工作不同,高空工作门槛更高,有一定的专业性,可替代性小。”陈阿斌说:“操作者一般年龄在22-55岁之间,体重不能超过70公斤,不能恐高,不能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除此之外,胆子也要大。所以这个行业一直都是活多人少,不怕‘失业’。想从事高空工作还需要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才允许上岗。”
他告诉记者,自己工作时每天至少要在空中待三四个小时。有时碰到工作量大的时候,甚至会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吃饭、喝水,甚至是休息都在“天上”。恐惧感逐渐消退,陈阿斌也习惯了高空工作。“由于工作的风险系数高,所以工资也高。”陈阿斌告诉记者,他的计薪方式有两种:一种计时,一种是计件。“按时计算的话,一天大约500元,楼越高工资越高。按件算就比较复杂了,举个例子,亮化一栋高楼,收费大约一万多元。”陈阿斌说,他们生意好,他一个月大约能赚两万多元。
给“第一高”做亮化
陈阿斌告诉记者,干他们这行最怕遇到刮风下雨等天气。由于高空中没有支撑点,一点微小的晃动都可能出现危险。“为了减少事故,每次开工前,我们都要仔细检查绳索和吊板。”陈阿斌说:“‘蜘蛛人’也必须吃饱喝足才能开工,因为如果在高空中产生眩晕和休克,很容易出事。”
虽然危险系数高,但陈阿斌并没有转行的念头。“一是没有其他技术,二是需要养家糊口。”陈阿斌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他家里有三个孩子需要抚养,车贷和房贷的重担也落在了自己身上。“高风险,高回报,尝到甜头后就不愿意转行了。”陈阿斌说。
工作之余,陈阿斌也喜欢给自己的亮化“作品”拍照,他打开朋友圈,给记者展示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其中一张是在建的济南“第一高”,“我做的亮化”。陈阿斌自豪地告诉记者,“我每次完成工作都有一种成就感,就好像自己完成了一件艺术品一样,平时我翻看朋友圈时,当时的经历也会浮现在眼前。”“虽然工作危险,但全国各地跑,也是一种经历。”陈阿斌说:“这也是我愿意继续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