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我网频道>经济 > 内容详情

走进十月稻田,探寻泉城“鲜”米养成记

2022-10-16 10:22:4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秋风起,稻谷香。一提起吴家堡黄河大米,在很多济南人的心中是看得见的“乡愁”。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走进黄河岸边的十月稻田,探寻泉城“米袋子”的养成密码 。从金灿灿的稻谷变成白花花的大米,田头耕耘出“甜头”,他们有何招数?记者来到了位于吴家堡街道的五洲农业基地一探究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杨千慧

开镰节丰收现场(受访者供图)

  从田间到餐桌

  24小时就能吃到“鲜”大米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驱车行驶在吴家堡的乡间小道上,平整过的土地泛着芬香,玉清湖湿地坝下的柳树连绵十里绿如帷幄,金灿灿的稻谷长势喜人,微风一吹,稻浪滚滚,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幅田园风景画。随后,记者跟随五洲农业总经理武如义走进稻田,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里一圈又一圈地来回穿梭,高速旋转的齿轮将一排排笔直挺立的稻米秸秆揽入“腹”中,短短十几分钟,一颗颗饱满的稻粒便填满了收割机的谷仓。

  没过半个小时,稻米慢慢填满谷仓后,收割机带走稻穗,饱满的米粒从卸粮口喷涌到运输车上。收割工人捧起了稻子向记者展示,稻子颗粒饱满,熟得喜人。“现在都是机械化收割,精准成熟收割更加保证产量,品质口感也得到了保证。”收割工人表示。

  随着收割机谷仓内的米粒倾卸完毕,运输卡车也把刚收获的新鲜稻谷立即送到园区的稻米加工车间。米香四溢的车间内,工人们熟练操作,烘干、稻米脱粒、色选分级包装等环节紧锣密鼓。“上午收割完24小时之内就能够让消费者吃到新鲜的‘黄河大米’。”武如义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实现引进新品种的试验田从引种、育苗、插秧、植保 、收割、烘干、加工、包装的全程“不落地”的机械化操作。  

  “三次稻改”实践

  稻香花海 黄河米仓

  每一粒小小的水稻,背后其实都是一个个故事。抚摸着一个个饱满的稻穗,武如义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吴家堡从治理盐碱地到黄河泥沙淤地改良,从水稻种植承包到户到土地流转后的产业化经营,吴家堡人让盐碱地变身“小江南”。回忆起吴家堡大米的“三次稻改”,武如义记得格外清晰,他告诉记者,自1958年起,吴家堡试种水稻,几代吴家堡人经历了60年、3次稻改,换来了“一株开花香满坡,一家煮饭香满庄”的黄河大米的诞生。

  这其中,走在全国前列的暗室育秧技术和六千多平方米的炼苗大棚让记者印象深刻。在五洲农业基地现场,颗粒饱满的金色稻种经过浸种、晾晒后被排队送上覆土机。盖上覆土后,稻种被送至暗育秧室。“早稻使用硬盘进行机械化播种后,将秧盘集中叠放到恒温恒湿的密闭暗室内催芽出苗,让稻苗在一个恒温、 恒湿的暗室里在自动控制下先行发育。”武如义介绍道。

  此外,为了生态绿色防控,近几年还推广应用赤眼蜂生物防虫、太阳能杀虫灯灭虫等“九大绿色防控技术”,成功探索花田稻模式,一季油菜花一季水稻,花期后花秆作为绿肥还田,滋养了土壤和水稻,同时采用了稻鸭混养等生态种养手段,不但保证了水稻的绿色品质,还大大提高了亩产值。

  共享农业硕果

  打开乡村振兴新“稻”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车间展厅内看到,桌上摆放着水稻从种子开始,历经稻穗、糙米、白米,到最终加工成产品之间的所有形态。“依托济南市优质产品平台‘泉水人家’,以及基地销售、企业订单、线下门店、抖音小店等形式,足不出户就能销往全国各地。”武如义说道。

  提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武如义说:“科技智能化、绿色生态健康化、共享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接下来,依靠市区政府及市区农业农村局、吴家堡办事处,及周边村民的共同支持下,我们将为打造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而共同努力。今天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在此也呼吁大家争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

  一粒米撬动一个产业,一粒米富裕一方百姓。如今,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吴家堡黄河大米变为济南人的活招牌,而五洲农业也已然成为江北最大的沿黄稻米种植产业化基地,亩产精米达到千斤左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济南人自己的米袋子不断充盈着泉城的餐桌美味!

读我网编辑:张艳红
分享到: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