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我网频道>社会 > 内容详情

万惠文烈士魂归故里 妻子含泪发文——“这次换我来抱着你回家”

2022-08-18 09:18:1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8月17日下午,万惠文烈士的棺椁从重庆抵达东营广饶县乐安街道石村老家。在重庆巴南区一次灭火救援中牺牲的万惠文烈士,时隔4天后终于魂归故里。此时,距离他上次返乡探亲不过才过去月余,而他原本计划明年回老家发展。“太年轻了。”17日下午,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自发迎接烈士“回家”的人群中,听到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们不停感慨着。“离家还是少年,归来已是英雄”,人们并排站在街道两边,手里握住横幅。记者在那些通红的眼眶中分明见到,他们并不想要如此般英雄归来,只想见到曾经的那个少年。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许畅 发自东营广饶

万惠文烈士的灵车驶入村庄

“烈士忠魂归故里”

8月17日12时许,一辆蓝色货车运载一堆铁架,停靠在石村进村主路的一个十字路口旁。汽车、货车、电动车不断从货车旁驶过,沿着十字路口东西向的路,步行百米左右路北,就是烈士万惠文的老家。

在万惠文老家,大门依然紧闭,如同昨日一样,没有更多变化。记者走到万惠文大姑的超市,远远便看到白色的卷帘门已不知在何时落下。他们现在并不希望被外界打扰。

12时20分,铁架陆续卸车,开始牌楼的组装工作。这是家乡人民为迎接烈士“回家”的一些心意。烈日下,三位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着,他们说,整个搭建起来需要一个半小时。记者当即算了一下,等到这里搭建好,万惠文烈士的棺椁也就差不多到济南遥墙机场了。

12时35分,几辆电动三轮车驶来,几位身穿橙色马甲的清洁工作人员下车后对通往万惠文老家的东西向道路进行清洁。扫把扬起阵阵尘土,铁锨把一堆堆树叶和泥土铲除干净,又把路上的坑坑洼洼填平。原本安静的只有蝉鸣的街道,一时间喧哗起来。

13时许,万惠文老家的大门打开了。几位村民陆续带着相关物料进入,随即锁上了铁栅栏门。有媒体记者上前表达进屋拍摄的诉求,被村民们委婉拒绝了。万惠文的一位亲属告诉记者,“进去不是布置,就是收拾一下上坟的东西。”

又过了一会,万惠文家的大门打开了。村民们陆续来送花,以及按当地习俗送来烧纸。在大门口对面的马路上,路边前来迎接烈士的村民越来越多。进村主路的十字路口,悼念万惠文烈士的牌楼进入收尾安装阶段。

“英雄浩气存天地,烈士忠魂归故里”“灭火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一路走好”“离家还是少年,归来已是英雄”……虽然过了正午,但气温仍然较高。在烈士英魂到来前的一个小时,村民们陆续来到街边并排站着,目光频频往村口方向望去,横幅拉起来了,字字真切。

万惠文牺牲后,万惠文的妻子孙丹丹追思亡夫写下催泪长文。长文中,孙丹丹写道:“今天我就带你回家,不要害怕,以前都是你保护我,这次换我来抱着你回家。”

孙丹丹告诉记者,出事当天万惠文和她打电话透露看看能不能申请9月份回去,期待能有一个可爱的宝宝,“这是我们最后的通话,也是最大的遗憾。”

万惠文烈士的乡亲夹道迎接英雄归来

重庆三峡移民做横幅送烈士

8月17日下午,在万惠文烈士老家对面马路边的人群中,记者见到了来自广饶大王镇西李村的周泽华。“我从网上看的新闻,专程过来送英雄最后一程。平时听到别人一提重庆我就感到特别亲切,当知道英雄是在重庆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牺牲的,心里更不好受。”

周泽华对记者说,2000年,当年20岁的他和家人,以及一些重庆同乡作为三峡移民来到广饶。22年过去,山东和重庆,都是家乡。8月17日,他和村里的重庆同乡自发来到石村,还特地制作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鲁渝,心疼,重庆三峡移民,致敬万惠文英雄,一路走好。”

14时许,万惠文烈士的棺椁抵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赤胆忠心书壮烈,悲天恸地祭英雄”“烈火英雄,魂归故里,英名永驻,浩气长存”,山东消防员们列队向英雄致敬。

17时20分,运送万惠文烈士棺椁的车子缓缓驶入村子。街道两边,村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视线随着由远到近的汽车移动。车子驶近万惠文烈士老家门口,村民们的悲伤再也抑制不住,不由自主地哭出声来。人们手里的白色菊花沿街绽放,亲属们的悲恸声声入耳。

英雄“回家”是仓促的。家人抱着万惠文烈士的棺椁进屋里走了一趟,又很快出来上了汽车,车子很快驶离人群。人们徘徊在原地好一会才渐渐散开,一枝枝菊花在大门前堆成了小山。记者在院子里看到,空旷的院子特别干净,纸扎品和烧纸堆放在院子东北角。

据报道,车子快到家门时,万惠文烈士的父亲说,“一到家更难过了,再也回不来了,再也听不到他叫我爸爸。他是我们的骄傲。”

“我必须得来送英雄”

街边的树荫下,身穿蓝色消防体能服的小王虽然身材瘦削,但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他。他不愿透露真实姓名。小王告诉记者,自己是寿光市台头镇人,今年20岁。2021年,正式成为当地的一名专职消防员。因为养伤正处在假期中,所以有机会专程来“送送烈士”。

这个和万惠文烈士年龄相差10岁的山东小伙,早已把他视为自己的战友。“心里实在不好受。”小王擦去眼角的眼泪对记者说。今年44岁的彭玉会是当地红色记忆志愿服务中心的发起人,这天,她也是专程从广饶县城前来石村送英雄最后一程的人之一。“我本身也是个宝妈,在不耽误孩子的情况下把她带来,也希望让孩子直面感受英雄精神。”

“把烈士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就是我们的目的。”站在万惠文烈士老家附近,2005年便进入志愿行业的彭玉会,在记者的询问下,谈起了自己在2020年发起创立红色记忆志愿服务中心的初衷,“志愿服务中心为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成立的,包括为烈士寻亲,为烈士画像。”具体帮助的人数彭玉会已经记不清了,她粗略想了一下告诉记者,至少也得百余人了。

读我网编辑:张艳红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