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我网频道>社会 > 内容详情

日均20吨用水却跑出100吨, “天价”漏水费究竟该谁买单?

2025-11-06 14:37:1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夏子繁

 

“明明家里水表转得慢,楼栋总表却像‘疯跑’一样,这水钱我们实在咽不下!”近日,淄博市博山区天隆广场3-7号楼居民,被一桩离谱的用水难题搅得寝食难安。本该每月500吨左右的实际用水量,总水表读数却翻倍飙升至1000吨。自今年8月下旬开始,截至10月底涉及用水的楼栋已累计亏水6500吨,按3.55元/吨计算,2万多元的水费窟窿成了大家心口的“大石头”。

2万多元漏水费成“心病”

“8月下旬就觉得不对劲,9月越来越明显,到10月简直吓人!”淄博市博山区天隆广场居民王生(化名)翻着记录,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小区五栋楼一百多户人家,日常每天总用水量不足20吨,就算是夏天用水高峰,一个月也超不过600吨,冬季低谷时才400多吨。可从9月开始,他们发现总水表像断了线似地往上跳,10月更是创下日均“跑水”100吨的离谱纪录。由于出现漏水欠缴费的情况,小区还因此停了两天水,影响到了居民正常的生活。

王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今年8月下旬开始,截至10月底已经累计亏水6500吨,按3.55元/吨计算,他们需承担2万多元的亏水费。看着催缴单上的数字,小区居民一致觉得这笔亏水费不应该由他们自己承担。“我们居民们挨家挨户基本都看过了,没有出现谁家有漏水的情况。”王生表示,涉及漏水的居民楼多是商住混合,居民管道都铺在商铺天花板上,要是居民管道漏了,商铺早该积水。而现如今商铺干干爽爽的,他们猜测问题肯定出在总管道上。

同时王生告诉记者,这并非小区首次遭遇漏水问题。王生回忆,前几年小区就曾出现过漏水情况,当时居民赶紧联系自来水公司关掉总阀门,可管网水压却丝毫没降,“那时候就觉得不对劲,只是没找到根源”。如今用水异常变本加厉,居民们对漏水原因也有了更多的怀疑。一方面,居民怀疑居民用水管道和消防管道共用了一条管路,这也能解释此前关总阀门却不影响水压的情况;另一方面,有知情居民透露,此前开发商曾私自改接过小区管道,还加装了三通,可能存在一些隐藏管道在“偷水”。“总而言之,我们认为这个漏水费用不该由居民承担,希望能查清漏水的根由,还我们一个公道。”王生说。

供水公司回应责任划分

针对天隆广场出现的管道漏水及相关用水争议,记者致电了淄博博山区津源供水公司。

据淄博博山区津源供水公司城区分公司房姓负责人介绍,天隆广场部分居民楼确实存在漏水情况,此前他们已经关闭过主管道,根据关闭情况来看,判断漏水管网大概率属于居民共用的用水侧管道。“在发现漏水情况后我们已经第一时间提醒了小区业委会,漏损费用按规定应由水表表后所有供水户共同承担。”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在漏损欠费催缴无果后采取暂停供水措施,停水前已按流程告知居民,此后公司以保障民生为原则再次恢复供水。

该负责人明确表示,依据《淄博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供水侧管道由公司负责维修维护,用水侧管道维修维护责任归小区居民,此前公司已多次与业主委员会对接说明该责任划分。记者留意到,《淄博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第五章城市供水设施第三十七条显示,供水设施产权以城市供水企业实际安装的计量水表处为界。水源侧的管道(含计量水表)归城市供水企业所有并负责维护管理。用水侧的管道及设施归用户所有并负责维护管理,或者有偿委托供水企业管理。

对于天隆广场居民提及的小区怀疑停水后仍有水压及主管道涉及消防用水与开发商接入等问题,房姓负责人回应,“停水后仍有水压”的情况应为多年前历史问题,目前无法取证核实。主管道是否为消防管道、供水管道混用等相关争议则属于居民与开发商之间的民事纠纷,与供水公司无关,他们也并不知情。

记者同步致电了天隆广场开发商淄博博山粤泰置业有限公司,但该公司工作人员以相关负责人不在公司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聚焦】

“方案有共识、责任有分歧”“表后费用居民承担”成争议点

那么后续天隆广场漏水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上述房姓负责人告诉记者,涉水相关居民曾通过社区联系公司协助查漏点,但因用水侧管道无施工图纸,测漏难度较大,目前正持续开展测漏工作。“目前我们已联合相关部门与小区居民现场对接,制定了三个解决方案。”该负责人表示,首套方案便是协助居民定位漏点并维修。其次方案则是迁移计量水表,废弃故障管道并重新铺设安装,但考虑到现场管道的复杂性,需现场确认该地管道铺设是否符合标准。“第三套方案我们想着就是先由社区统计居民一户一表改造意愿,然后同步推进改造,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该负责人称,无论哪种方案,相关居民都需承担此前漏水费用,若后续涉及水表井室迁移等建设费用,还需由水表表后所有用水户承担,具体预算待方案确定后核算。

针对淄博博山区津源供水公司提出的天隆广场用水问题解决方案,小区居民明确表达了“部分认可、部分反对”的态度。一方面,居民对推进“一户一表”改造的计划表示认可,认为该举措有助于从长远解决用水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方案中“表后漏水产生的费用由居民承担”的主张,居民普遍提出反对意见。

有部分居民认为“表后入户管道归业主管理维护”的规定与实际情况存在矛盾,尽管按规定表后入户管道的管理维护责任属于业主,但日常中业主根本无法查看这部分管道的实际情况,更有居民直言:“看不见、查不到的管道漏水,产生的费用凭什么要我们承担?”

事实上,此类因供水管网漏水引发的责任判定纠纷,在全国各地多有发生,核心矛盾往往聚焦于“表后管道责任归属”与“居民实际管理能力”的现实冲突,多数地区虽以水表为界划分责任,但埋于地下、藏于墙内的表后暗管难以被业主察觉,一旦出现漏损,高额水费与维修成本的承担问题极易引发争议。

目前,天隆广场漏水问题的解决也陷入了“方案有共识、责任有分歧”的僵局,供水公司提出的维修与改造路径已明确方向,但“表后费用居民承担”的条款成为核心争议点,居民对管道维护的“权责边界”与“专业能力”诉求尚未得到回应。关于此事,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将持续关注。

读我网编辑:王莹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