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我网频道>时政 > 内容详情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沿黄九市视频会

2022-06-30 11:45:0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商报济南消息 6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山东沿黄九市“黄河水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利用”协同立法视频会议,推动省市协作配合,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立法的山东样板。

  山东位居黄河流域下游,黄河流经山东9市,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更是下游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的主战场,在动能转换、对外开放、文化传承等领域独具优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

  5月29日,省委书记李干杰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的报告中,明确把深入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坚持全域推动,落实“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未来五年着力抓好的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

  “多年来,我省在黄河生态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但也应当看到,当前我省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良举例说,水资源短缺成为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生态环境的良性维持构成严重威胁;流域水环境治理任务、水灾害防御形势仍然严峻繁重,黄河三角洲整体性生态退化风险加剧;“九龙治水”问题仍然存在,河务、水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城市管理等部门,围绕黄河各有诉求、各有要求;沿黄有的市存在长期超量取水,有的市违规取水问题严重等。

  “通过立法解决我省黄河流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助推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省人大常委会和沿黄九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王良介绍,自2020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委托有关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就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展多个课题研究,为做好相关法规制度设计、破解立法难题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相关设区的市也积极作为。

  协同立法是适应区域协调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立法形式,有利于打破区域空间距离和行政壁垒,破解区域发展中的共性难题,满足共性需求,对于发挥法治的最大效益、推动和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积极意义。今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其中增加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展协同立法。这意味着区域协同立法在国家法律层面予以确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在省市两级人大共同努力下,目前黄河水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利用主题协同立法工作进展顺利,各市法规草案如期报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从提供的草案初稿看,九市贯彻“主题协同、特色鲜明”的立法工作思路,基本采取了“小切口”“小快灵”的立法模式,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地域特色。


  王良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综合九家、形成一体,贯彻大法、统一标准,立足保护、高效利用,各具特点、落实责任”的原则,进一步凝心聚力,把协同立法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建宇

读我网编辑:张艳红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