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济南消息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召开2025年前三季度山东省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9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6万亿元,同比增长9.6%;本外币贷款余额16.2万亿元,同比增长8.5%;本外币存款余额18.7万亿元,同比增长9.0%。
从增量看,前三季度,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万亿元,同比多增301亿元;本外币贷款增加1.1万亿元,同比多增180亿元;本外币存款增加1.3万亿元,同比多增1519亿元。
融资成本方面,9月份,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1%,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8%,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5%,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
此外,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助力稳外贸稳外资。前三季度,优质企业贸易收支便利化业务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6%和44%,增速居全国前列。获批再投资免登记、外债登记下放银行、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绿色外债等4项试点政策,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3115家涉外企业融资407亿美元。9月末,实现跨境人民币收支1.3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在本外币跨境收支中占40.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在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我省信贷供给结构不断优化。聚焦稳企业,助力企业贷款明显多增,截至9月末,全省企业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前三季度企业贷款增加1万亿元,同比多增811.7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同样增长强劲,余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为重大项目和新型基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魏金明在发布会上通报了我省金融机构在促消费方面的工作成效。据悉,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顺应消费发展趋势,配合“2025山东提振消费十大行动”,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提高金融服务质效。以再贷款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市场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聚焦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督促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消费信贷需求。9月末,全省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416.7亿元,同比增长16.2%;住户中长期经营性贷款余额5765.1亿元,同比增长9.5%。
信贷结构的优化还体现在积极引领金融“五篇大文章”起势见效。截至8月末,我省在五篇大文章贷款(剔除子类间的重复后)余额6.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前8个月增加7570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78.4%。其中,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7.3%、29.4%、12.0%、44.3%和34.0%,都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与此同时,信用贷款占比大幅提升,9月末,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7.2%,比去年同期回升0.2个百分点。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月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