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张柯

10月22日,在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直线缝合技能。新华社发
11月12日下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济南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16所,新增学位23万余个。济南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发布会上,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纮表示,“十四五”时期,济南围绕“温度与品质”,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更大公平和更高质量提升教育民生保障力。
为助力每个孩子从“单项好”成长为“样样好”,济南创建100个“一校一品”党建品牌、100所党建文化阵地、100所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在全国率先启动精品思政课改革。率先建立“医教结合”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开通全省首条24小时心理热线,同步辐射15个省份。实施学生体质强健、美育浸润行动,济南全市中小学建成运动队2549支、艺术社团3245个。“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中高考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我市学生近视率连续3年下降,体质健康水平连续5年提升。”王纮说。
教育是基础民生工程。为推动基础教育从“好状态”升级为“好生态”,“十四五”期间,济南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16所,新增学位23万余个。普惠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增长6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181个城乡共同体和教育集团,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加快“特色学科+特色高中”建设,推进三批次17个学科、30所省市级学科基地校和31所省市级特色高中先行先试。
截至目前,济南市6个区县被认定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5个区县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到2030年将实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的全覆盖,真正把好学校办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教育与城市相互依存、双向赋能。王纮介绍,为融入经济发展,用“好教育”赋能“好城市”,“十四五”期间,济南深化产教融合、校地融合,入选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获评全省首批职教改革成效明显城市。3年3批次累计安排3亿元资金,立项扶持300余个市校融合项目。“济南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有力支撑了‘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国介绍,济南积极构建适配产业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有中职学校38所、开设106个专业;市属高等院校12所、开设258个专业,其中7所学校入选国家级、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3+4”“3+2”贯通培养“立交桥”更加畅通,年均输送技能人才达到12万人。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王纮介绍,为助力新时代教师既能“教好学”更能“育好人”,济南完善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形成“教育家办学”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十四五”期间,济南市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7人,省级优秀教师42人,省级最美教师(团队)5名、教书育人楷模9人,市级最美教师30人,泉城教育人才285人。
【聚焦】
济南学子奥赛金牌总数再创新高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是国家对于基础教育提出的新命题。济南市中小学又是如何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纮向大家分享了一则喜讯:截至目前,济南学子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四类基础学科奥赛,累计获得13金20银,金牌总数再创新高。其中物理与化学金牌数量全省占比分别为75%和62%,全省6年来、全市7年来再次有学生取得物理入围国家集训队资格。化学学科全省有3位高二年级金牌获得者,都是济南的孩子。
王纮表示,针对开头的“新命题”,济南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工作。
在全市域协同方面,济南组建了11个部门联合参与的科学教育委员会,设立市级专项扶持资金,建成8个科学教育引领区、148所科学教育引领校、89个“城乡科学教育联盟”,基本实现了城区带动乡村、强校带动弱校。“特别是对农村儿童提供免费的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服务,已免费服务3.5万名小学生,努力不让一所学校和一个孩子掉队。”王纮说。
在全学段衔接方面。济南针对不同年龄、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编制了《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手册》和应用指南,同时导入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质资源,开发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特色校本课程6800余节。目前,济南市组建了125个“区域科学教育联合体”,已有39所驻济高校、46所高中、122所初中、185所小学和106所幼儿园参与其中,以科学为核心素养,实现了幼小衔接、初高贯通和“双高”联合育人。
在全学科融合方面,济南承接了教育部“综合化实施科学教育分科课程”的试点,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对于跨学科教学的要求,组建了1个市级、15个区级、45个校级跨学科融合教研中心,推进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联合教研、融合教学,研制形成《科学及相关学科融合教学知识图谱》,开发完成了首批38个跨学科教学案例,可以说为中小学科学教育贡献了可资借鉴的“济南实践”。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