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我网频道>文体 > 内容详情

共话红色经典 绽放齐鲁之光

2022-07-25 09:05:4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红色热土山东,一段段烙印着革命历史印记的故事,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载体。7月24日,由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主办、本报协办的2022年尼山书院红色经典公开课首讲开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掖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书文;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常庆;《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主编,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主席刘君四位嘉宾以“红色历史·齐鲁之光”为主题,分享其对红色经典所思所感,带领广大读者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述红色经典故事。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昨日,2022年尼山书院红色经典公开课首讲开讲,李掖平、孙书文、常庆、刘君四位嘉宾共话红色经典故事

李掖平:红色经典经久不衰永流传

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红色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当地文学界和如今重数历史经典的记忆回眸中闪耀着绚丽的光彩。以这些光辉历史为素材,齐鲁大地上涌现出了以多种艺术形式对外传播的红色文学艺术经典。李掖平表示,那些已经定格为历史经典的红色作品塑造了一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成为回忆那段岁月无法绕开的一个个鲜活记忆,成为大众学习的榜样。”

除讲述英雄故事还原红色历史外,许多经典作品在文学属性上也经历了反复打磨,在当时是非常鲜活生动、具有感染力的。李掖平举例介绍,“《苦菜花》的推出让‘苦菜花开遍地黄’的歌词火遍大江南北,生动的故事和形象、带有胶东地域风味方言的巧妙运用将这段历史进行浓缩,让观众感觉到那片苦菜花绽放的不仅是胶东军民艰苦卓绝的抗战,还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牺牲。”此外,红色经典中也有许多闪耀着历史的光芒的象征。“王愿坚创作的《七根火柴》里的火柴不仅是革命的火种,更在于火种照亮整个华夏大地和苍穹的意义。”李掖平说。

这些诞生在齐鲁大地上的红色经典文本经久不衰,出版、发行、流转之后迅速引起了快板、连环画、电影、电视剧等众多艺术形式的改编。“聚焦这些产生于山东本土的作品,要将历史的光影和当下进行有机的契合,这是文学作品永葆生命力的关键。希望通过红色经典之于当下的创新性发展,唤起人们不要忘记那段红色历史和岁月。”李掖平说。

孙书文:红色经典沃土开出新时代文艺之花

经由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呈现,文学经典以新的内涵向大众敞开。红色经典一旦诞生,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大。孙书文表示,“《林海雪原》出版后,改编的电影、样板戏、电视剧、动画片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先后推出。《铁道游击队》出版后也改编成各种样式的艺术作品,可见红色经典对人的感染力非常大。”

在孙书文看来,红色经典之所以能够打动当代人,在于文学艺术的超越性。“红色经典具有历史的价值,在红色经典中通过艺术的方式把历史的内涵展现出来,这是红色经典打动人心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的价值在于文学的力量,这些作品是艺术的精品,以精良的制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第三方面是人生信仰的力量。《党费》中的咸菜疙瘩,《七根火柴》里的火柴实则是生命的象征和力量。红色经典中的信仰是打动人心的力量所在。”

此外,随着作品的出版发行,一系列红色经典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在齐鲁经典中,改编幅度也非常大,《铁道游击队》除改编外,还衍生了影视剧《小小飞虎队》、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作品,这也反映了红色经典传播的广度之大。”孙书文说。红色经典成为革命史上文艺的重要方面,改编作品起到了极大的传播作用,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创作。“比如,2011年,《林海雪原》改编成动画《智取威虎山》,作品将需要特技完成的内容进行呈现,将红色经典变得更加丰富。”

在孙书文看来,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呈现,需要从三方面来把握。“一是对于原著内涵的挖掘,精华的内容值得借鉴;二是原著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三是文学艺术的创造性,要忠于原著,在原著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展现,从而在红色经典沃土上生长出新时代的文学艺术之花。”  

刘君:新诠释让红色经典传承延续

一段段激人奋进的革命故事,一幅幅战火纷飞的画面,复原了红色历史,也将那些关于红色的记忆留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深处。公开课现场,刘君分享了其在编辑、推荐经典文学作品过程中的感悟。“红色是信仰和初心的色彩,红色经典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在当下仍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力。”刘君说。

齐鲁大地上诞生了许多红色经典,刘君在连载红色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不但自身受到洗礼,从读者的反馈中也能感受到红色经典对现代人的影响。刘君表示,“去年刊发了一篇年轻记者写的作品,其在采写的过程中越挖掘这些红色故事越受感动。《死生契阔英雄山》刊发后,有读者反馈‘没想到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边’,让我觉得刊发红色经典意义深远。”

红色经典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其艺术性和文学性方面的感染力。在刘君看来,“每一个人都是红色经典的传承者和延续者,把红色经典中打动自己的故事讲述给身边的人听,这就是红色经典公开课的意义。”

常庆:创新方式拓展红色经典传播渠道

从历史深处走来,红色经典流传下来的信仰精神不断激励着大众前行。现场,常庆从如何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推动红色经典传播进行分享。“连环画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媒介,既让我感到亲切,又给予我有关红色经典的给养。”常庆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能够接触到的介质越来越多。“如今接触的是多样的传播方式,超越了文字和画面符号。”

基于此,如何把这些红色经典接触、传承下去,是当下作为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能够继续传承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常庆看来,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让大众接触红色经典是红色经典传承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沂蒙红色文化中的沂蒙六姐妹的故事让学生制作动漫。老师引领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用新形式新符号二次创作出的作品就是对红色经典的一种传承和传播。”

作为经典文本的分享,朗读、朗诵的方式是很多人群乐意接受的一种传播方式。常庆表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学生群体举办经典作品的朗诵会,把经典的红色文化和元素融入到朗诵作品中。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纷纷反映,通过朗诵接触经典作品,接受了红色文化的熏陶。”

除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对红色经典的改编,当下也有大量新媒体作品对红色经典进行改编呈现。“剧本杀《铁道英雄》将《铁道游击队》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对红色经典进行创新化再现,此外还有绘本形式的呈现,这些都是当下年轻人能够接触到的。”常庆介绍。

网络传播时代、多媒介融合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常庆表示,“比如剧本杀和手游、桌游,这些新的媒介形态会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起到推动作用,让年轻人接触并理解红色文化。希望通过多元方式让红色经典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为红色文化传承带来一丝丝光亮。”

读我网编辑:王迎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