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我网频道>文体 > 内容详情

山东商报协办2022年尼山书院红色经典公开课第三讲开讲

2022-08-15 10:42:2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学书写历史、记录时代,尤其是红色文学作品更是塑造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陪伴了数代人的成长。8月14日,由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主办、本报协办的2022年尼山书院红色经典公开课第三讲开讲,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茂民围绕中国革命战争历史的经典书写这一主题,向读者讲述红色经典《红日》。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叶福森 孙晓蕊

李茂民讲述红色经典《红日》

现代军事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经典是时代的缩影、精神的凝聚,也是走进历史的生动教材。“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一部部当代文学史上的红色经典作品,陪伴着一代代人的成长。“三红一创”中的《红日》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作品。

《红日》是作家吴强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首版于1957年。小说一经发行就轰动全国,后被译为英、法、德、俄等十多国文字在国外发行。2019年,《红日》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长篇小说《红日》被誉为我国现代军事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讲座开始,李茂民介绍,“小说截取了中国革命战争历史的一个片段,描写了革命军人和人民群众的伟大斗争,书写了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呈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规律;同时,书中对战争环境中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复杂性有较好的刻画,使人物形象显得生动、饱满、真实而又可信,突破了当时同类创作中存在的局限;此外,作品大胆地描写了我军指战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的爱情生活,这在当时同类作品中是罕见的。”

在李茂民看来,从整个故事来看,《红日》所讲述的是一个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隐喻和象征。不仅《红日》,其他红色经典也是如此,讲述的都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或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故事。”

创造新时代的“红色经典”

小说《红日》出版后引发巨大反响后,1963年5月,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红日》上映。该片根据吴强的同名小说改编,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战胜敌人,消灭敌王牌74师的故事。

区别于小说本身,电影《红日》对革命战争的书写以革命战争的英雄化叙事为特色。“电影《红日》对革命战争进行了全景化的展现。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又有典型的细节刻画。既表现了革命军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又表现了敌人的贪生怕死、阴险狡诈。既表现了我军高级指战员的英明决策和领导能力,又表现了普通战士的骁勇善战和成长过程。这也成为中国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叙事原则。”李茂民介绍。在叙事节奏方面,电影《红日》张弛有度,既表现了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也有温馨的日常生活画面,构成了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公开课最后,以讲解红色经典《红日》为引,李茂民表示,希望通过尊重历史,讲好中国革命斗争及其胜利的故事;洞察人性,讲好革命英雄人物的情感故事;学习经典作品,创造经典作品等方式,创造新时代的“红色经典”。

读我网编辑:张艳红
分享到: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