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开心麻花总部基地(山东)文化娱乐有限公司主办,山东世博演艺联合主办的首届开心麻花驻济高校喜剧大赛决赛于都市实验剧场-JN150剧场落下帷幕。大赛历时四个多月,收到来自13所高校近50组参赛作品,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有8支参赛队伍成功入围总决赛。其中,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崝不错团队原创剧目《阿尔兹海默的思念》以精彩的剧情、丰富的展现形式和令人赞叹的唱跳功底,获得了本次大赛的冠军。对此,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开心麻花总部基地(山东)文化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力维,解读开心麻花在济南的“喜剧布局”。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焦腾 实习生 梁琪 刘璇
首届开心麻花驻济高校喜剧大赛决赛现场 (采访对象供图)
8支队伍入围决赛
本次大赛以“新青年、新时尚、新思想”为主题,以《我的妈呀》创作排演为契机,力图发现更多年轻优秀的表演人才,通过开心麻花在喜剧表演、演出行业积累的经验,从专业程度上给予大学生支持,帮助大学生圆梦舞台。据悉,此次比赛共分初选、复赛、决赛三个环节,从提交视频到正式表演,难度逐级提高,最终有8支参赛队伍成功入围决赛。决赛环节则采用线下表演的形式进行。
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立意新颖,形式丰富,作品聚焦于当下社会事件和实时热点,通过戏剧化的编排和喜剧化的表演形式,为在场评委和观众奉献了多个优秀的短剧作品。有讲述在新时代语境下老年群体对于丰富多彩晚年生活向往和追求的《最佳舞伴》,有科技产品改变固有生活方式的《姥爷的智能手机》,也有反映买卖房屋中地产中介在沟通中“货不对板”的《物业疯云》,还有讲述无论生老病死都忠贞不渝的《一万零一夜》,均展现出敏感捕捉时代发展的脉搏,关注社会现象,关心弱势群体,对美好生活有积极向往的青年人形象,用舞台呈现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最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崝不错”团队原创剧目《阿尔兹海默的思念》以精彩的剧情、丰富的展现形式和令人赞叹的唱跳功底,获得了本次大赛的冠军。该作品讲述了男主人公阿宇因意外失忆,女主人公杨宁和自己的好友志洋通过重温二人参加大学戏剧社经历的办法,最后成功让阿宇重拾回忆的故事。据了解,剧中舞蹈部分是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在排练过程中阿宇真实地把杨宁摔到了地上。此外,创作者们也是经过反复修改,改剧本、改故事线、改人物关系等等。
除短剧表演外,本次大赛还收到了其他表演形式的作品。由山东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曲艺团的李殿政和于明灏同学带来的原创相声《作茧自缚》,通过相声包袱映射大学内乃至社会上的网络电信诈骗行为,号召同学们抵制违法行为,提醒同学们注意防范,两位默契的配合和绝佳的艺术表现力令现场掌声不断。
喜剧决赛不是比赛的终点,刘力维表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开展高校展演活动;针对教学实践痛点问题以及学生毕业工作问题,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和帮助;提供实践平台和更多就业可能。提到是否还会有下一届喜剧大赛,“一定有,下一届大赛将精细赛制规则,根据专业、品类划分参赛队伍,尽量能覆盖与吸纳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喜剧人才。”
为大学生提供追梦舞台
谈及举办喜剧大赛的初衷,开心麻花总部基地(山东)文化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力维表示,有多方面的契机,但最终促成这个想法坚定实现的信心是由前辈和观众给的。比如,做演出过程中发现开心麻花的观众中有许多怀揣表演梦想的年轻观众,他们热爱表演但苦于没有机会和平台释放自己的才华,“我们的演出点燃了青年们要登上舞台的梦想,但是怎么助力他走上舞台是需要思考的。机缘巧合,我与济南戏剧领域内资深前辈交流,得知早在2002年曾举办第一届山东戏剧大赛,历时十年举办了七届。”
有了这样的背景,刘力维及其团队决定借《我的妈呀》在济南进行全国首演的契机,发起喜剧大赛的招募活动,“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是没想到这一试,得到了热烈回应。”刘力维说:“大赛的成功举办算是接过了济南戏剧界前辈戏剧传统的接力棒,也是点燃年轻喜剧人表演梦想的一次成功尝试。”值得一提的是,参赛的13所高校中有8所非艺术专业院校,选手的专业涉及法律、医学、建筑等领域。“有种高手在民间的感觉。”刘力维激动地说道,大赛为热爱表演的年轻人提供了无门槛的平台,不同领域的人因为对喜剧的纯粹热爱汇聚在一起,让追逐梦想这件事变得更加纯粹。
参赛队伍的亮眼表现更加坚定了刘力维举办喜剧大赛的信心。这些年轻人娴熟的表演技巧和创新的表现手法也给她极大地启发。她认为,喜剧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专业圈层,而应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接纳性。让更多喜爱喜剧的新人走进大众视野。“每个人对幽默和欢乐的解读不一样,演绎的喜剧也不一样,而接纳更多来自不同专业和领域的喜剧人,将会让喜剧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据了解,组委会为获奖团队、选手提供了原创资金支持和更加宽阔的赛事舞台。冠军团队将直接代表山东赛区进入到开心麻花笑园里全国高校喜剧大赛的比赛中,最佳男、女演员将直接参与开心麻花在山东的演出,各优秀团队也会获得专业的表演集训,更加系统地学习舞台表演。
打开戏剧的更多可能
戏剧培养,要从“娃娃”抓起。2018年,开心麻花正式推出儿童戏剧演艺及教育品牌“开心小麻花”,围绕开心麻花原创和演出运营的两大核心优势,以全儿童演员阵容的“开心麻花儿童剧团”为亮点,让孩子在体验戏剧、排练戏剧、登台演出的过程中吸收知识、获得舞台经验,最终从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和生活共鸣,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指引。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
如今开心麻花正借力其全产业链的演出布局模式,积极投身儿童戏剧教育领域,旨在通过戏剧教育为孩子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助力戏剧事业的滴灌教育工作。“中国儿童的性格养成需要乐观、自信,而塑造乐观积极性格、传递正能量,不仅是家长的诉求,也正是开心麻花坚持的价值观。”刘力维介绍,开心麻花会根据变化灵活调整产品内容。例如,受疫情影响无法演出,就改为游学、亲子工作坊,以小规模的戏剧体验形式让孩子们接触戏剧。
刘力维向记者透露,以即兴戏剧为核心,致力于中国喜剧人才发掘、即兴社群成长和平台建设的麻花即兴品牌即将落地济南。
即兴戏剧,即通过即兴表演的形式,释放自己的情绪,为生活减压。据了解,即兴戏剧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被广泛地用在教育、表演、创作和疗愈等方向。2015年,开心麻花将即兴戏剧引入国内,起初用于开心麻花演员的内部培训。后发现其在素人、组织培训和拓展中的价值,于是创办麻花即兴品牌,通过周期性的即兴演出、定制体验等形式丰富麻花即兴品牌内涵。刘力维十分看好即兴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它本身体量很轻,将来和剧场空间、跨界平台、社群互动都有着多元的合作可能。”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