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晚,中国女足迎来女足世界杯的第一个对手丹麦,双方在90分钟比赛中都展现出了高强度的拼抢和快速的攻防转换。在最后时刻,丹麦队凭借定位球和身高优势绝杀中国女足。这样一来,中国女足出线形势不容乐观,接下来的两场小组赛,女足姑娘唯有保持全胜,才能掌握出线主动权。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田延士 王承坤
张琳艳,够惊艳
赛前,英格兰1比0战胜了海地,拿到3分。本场中国对阵丹麦,对于双方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场大决战。现场中国球迷的呐喊和助威此起彼伏,这不禁让人重拾了2002年的中国男足征战世界杯第一场比赛时激动又紧张的心情。
从首发阵容上看,双方还是有所保留,中国女足这边王霜、唐佳丽、朱钰、沈梦雨坐镇替补。丹麦队索菲耶·斯瓦瓦、旺斯高、斯内尔莱未在首发。一方面,双方都对赛程有综合考量,从英格兰与海地队的比赛就可以看出,海地队具备相当的实力来挑战另外三支队伍,这个小组的每一场比赛都将十分艰难,对球员的体力和状态都是极大的考验。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大赛前的伤病和阵容的磨合因素做出的人员调整。
上半场开始,中国队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战术执行力,几次前场逼抢让丹麦队有些找不到北。比赛第五分钟,陈巧珠利用对手传球失误,前插完成抽射,只可惜皮球偏出球门。仅仅过去2分钟,张琳艳接球后在多人围追堵截下闪转腾挪,带球一路推进,禁区前沿完成一脚推射,如此细致的脚法和冷静的判断着实惊艳,有点“梅西附体”的感觉。
不久后,比赛逐渐陷入胶着,丹麦队试图利用身体优势和前锋哈德尔的节奏变化撕扯开中国队的防线。但是以姚伟、王珊珊、陈巧珠、李梦雯组成的后防完成了多次头球破坏和拦截抢断,展现了强大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由于主裁判吹罚尺度比较宽松,双方中前场逼抢愈发激烈,中国队主动进行球路封堵奏效甚多。第33分钟,娄佳惠带球攻入对方腹地,完成精准传中,但面对丹麦高大的后卫,中国队想以头球破门很难奏效。
易边再战,中国队由王霜换下张馨,成效显著。第48分钟,王霜完成前场抢断,并跟进一脚漂亮的低射,只可惜球速稍慢被门将没收。丹麦队也不甘示弱,第50分钟,瑟伦森传中,小将哈斯博后点头球攻门高出横梁,为中国队防高空球提了个醒。
被绝杀,不泄气
此役双方都在定位球战术上有所设计,中国队有一次前点头球后蹭,后点跟进补射的绝佳机会。而丹麦队更多是在任意球中找后点球员,一是进一步放大身高和身体优势,二是让门将很难判断落点位置,难以出击应对。第73分钟,王珊珊差一点自摆乌龙就源于丹麦队的战术设计上的压迫,可以看出当王珊珊大胆地将球破坏之时,后点的丹麦球员已经拍马赶到,而前面还有球员正准备前插头槌。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丹麦主教练森诺高的几次换人调整,首先他将负责前插的屈尔换下,换上了实力不俗的前锋布鲁恩,继续在哈德尔身后冲击中国队后防线。随后森诺高又用马森换下瑟伦森,在中国队右边路制造威胁。在几次传中造险之后,中国队高空防守压力越来越大,体力消耗到了极限,森诺高看准时机,在哈德尔旁边换上了一位替补奇兵旺斯高,第88分钟丹麦队左路角球开出,旺斯高远距离头球将球打进。面对不利的局面,中国女足丝毫没有放弃。伤停补时阶段,王霜任意球开出,皮球在门线上被惊险解围,只可惜女足球员也越位在先。最终中国女足0比1惜败给丹麦女足。
尽管输掉比赛,但中国女足的表现还是令人眼前一亮,在防守端敢于与高大的对手进行身体对抗,还同时采用了中前场拼抢和线路封堵等多种方式来制造反击机会。攻击端张琳艳、王霜、杨莉娜等人发挥出色,尤其是杨莉娜送出两次关键传球和五次抢断,42次传球,传球成功率达到80%,成为本场比赛中国队的攻防枢纽。防守方面,陈巧珠和李梦雯也表现得十分出色,面对对方的边路冲击,陈巧珠表现出了极强的判断力和站位意识,极大地限制了丹麦队边路的进攻能力,此外陈巧珠与李梦雯还多次进行了及时的补防补位和进攻前插,展现了一位优秀边后卫全面的素质能力。
赛后,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表示,女足姑娘们已经拼尽了全力,虽然很遗憾最后被绝杀,但是与欧洲强队的对决也在帮助中国队更好地前进。事实上,在历史交锋中,中国此前还没有输给过丹麦,但是如今已是2023年,丹麦的进步,全世界女足的进步都清晰可见。我们能做的和要做的就是在世界赛场上历练和适应,一切都是为了明天更有力地反击。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