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济南消息 2月23日,中国马拉松迎来了一场重要的赛事,2025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暨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一站)鸣枪开跑。在这场国内唯一的“世界田联白金标”半马赛事中,中国选手于水庆以1小时01分46的成绩打破男子半马国家纪录,将原纪录(扎西次仁2024年创造的1小时01分57)大幅提升,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半马竞技水平的跃升,更凸显了仁寿半马作为“中国速度孵化器”的赛事价值。
作为中国首个世界田联白金标半马赛事,仁寿半马自2017年创办以来,从地方性赛事一路跃升为国际顶级舞台。其赛道以“直道占比99.5%”“宽平少坡”著称,世界田联官方认证的赛道设计极大助力选手冲击成绩——2024年该赛事已诞生1430名跑进90分的选手,而今年这一数字预计突破3800人。赛事规格的升级吸引了全球顶尖跑者:20名国际精英选手中,男子4人半马PB(个人最佳)在1小时以内,女子5人PB在67分以内。肯尼亚选手Alex Nzioka Matata更以59分28秒夺冠,打破赛会纪录,同时创下中国境内半马最快成绩(原纪录为59分37秒)。
本次赛事被视作中国半马“新黄金时代”的缩影。去年扎西次仁与张德顺在此双双刷新国家纪录后,今年国内选手的竞争更为激烈。于水庆的突破并非偶然——这位24岁的新星在2024年多场赛事中展现稳定性,此次以平均配速2分54秒/公里的高强度节奏全程领跑中国军团,最终将国家纪录推入全新高度。其成绩已接近日本选手太田智树2025年创造的亚洲纪录(59分27秒),显示中国男子半马正逐步缩小与亚洲顶尖水平的差距。
女子组方面,尽管外籍选手包揽前三(冠军Catherine Amanangole,1:06:15),中国选手李应翠以1:08:32位列第四,距离张德顺的全国纪录(1:07:56)仅差36秒。这一成绩反映出中国女子半马在国际竞争压力下的韧性,同时也暴露出后备力量不足的隐忧。
仁寿半马的成功不仅在于精英竞技,更在于其对大众跑步文化的推动。本届赛事吸引2.5万人参赛(半马与迷你跑),其中3826人报名成绩在90分以内,较去年增长167%。赛事通过“全国锦标赛+白金标”双IP联动,集结了董国建、丰配友等国内名将,以及239名省队专业选手、200余名高水平大众跑者,形成专业与业余的深度交融。上海体大研究生盛旺等“大众精英”的参与,更印证了中国路跑运动基盘的扩大。
于水庆的纪录之“破”,背后是中国马拉松体系的“立”。从赛事层面看,仁寿半马依托白金标认证的国际化标准,通过高奖金、高曝光吸引国际选手,倒逼本土选手提升竞争力;从训练体系看,年轻选手如于水庆、丰配友(全马PB2小时07分06)的崛起,反映出科学化训练与赛事经验的积累效应。然而,挑战依然存在。男子半马世界纪录已至56分42秒,中国纪录仍落后近5分钟。赛事协同也需加强,相比日本“箱根驿传”等成熟体系,中国半马赛事在青少年培养、商业转化方面仍有短板。此外,如何在扩大参赛规模的同时保障竞技水平,避免“量升质降”,是未来赛事运营的关键。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柏村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