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 菲律宾用NBA球星克拉克森当“外挂”,日本联赛允许每队“养”3个外援+1个归化球员。很多人将这些“盘外招”和中国男篮近两年在国际赛场的失利直接挂钩,虽然存在找借口的嫌疑,但看着邻居们用归化球员提升战力,或许中国篮球再不变就要掉队了。
近日,中国篮球协会发布了一则关于《入籍运动员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此文件一经正式对外公布,瞬间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意义重大,它是中国篮协首次在公开透明的情境下,对归化外籍球员的流程、步骤以及相关系列操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规范。这一具有开创性的举动,无疑透露了中国篮球面对困境的急迫感。这种“人才流动”已成为现代篮球不可逆的潮流,国际竞技格局的剧变催生了中国篮球的变革决心。
“人家快速发展,我们渐行渐远,跟不上潮流。我们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都在舒适区里,有点资源,有点市场,也有点产业,自娱自乐,固步自封。所以,接下来要跟国际打通。”中国篮协主席郭振明直截了当地说道。
中国篮球的改革困境倒逼管理思维转型。郭振明主席“固步自封”的严厉批评,揭开了中国篮球界长期存在的“舒适区”困局。说来有些讽刺,当CBA联赛的商业价值突破12亿美元大关时,国家队的竞技水平却呈现负相关发展。姚明、易建联之后,中国男篮陷入人才荒,再无一位巨星可以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如今的国家队现在连个靠谱后卫都难找,关键时刻没人能持球突破。中国篮协此番操作,说白了就是与其苦等青训开花结果,不如先引进归化球员“救场”。将此政策对外公布,无疑是想利用各支俱乐部的能量加速助力政策的实施。
说说新规里有趣的规定,要求归化球员要识国旗、认国徽、唱国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篮协将“文化认同”放在了归化标准的首位,比之前的“血统论”更灵活。同时规定总量控制,避免变成雇佣兵联队,这一点尤为关键。
因为这一政策发布后,CBA各家俱乐部必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从当下经济环境来看,真正具备操持这般复杂入籍归化事宜能力的CBA俱乐部,实际上只是少数。倘若某支球队增添一名归化球员,球队的整体实力无疑会迎来显著跃升。一旦有球队率先迈出归化球员这一步,其余志在冲击总冠军的队伍,就不得不选择跟进这一策略。但若由篮协把关,将“控制总量、严选质量”的原则贯彻到底,就能很好地规避土豪球队“开外挂”。
归化政策就像篮球场上的三分球——用得好能扭转战局,乱投会浪费机会。中国篮球现在需要的是“精准制导”:既要选对即插即用的归化球员,又不能荒废自家青训。毕竟日本队在拥有八村垒的同时,每年还输送小将赴美特训。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曹建民 王润潇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