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 近三天,国字号球队与韩国队的较量可谓备受关注,然而结果却难言乐观:国足惨败、国少惜败,中国女足则被绝平。尽管女足最终止住了颓势,但依旧未能打破对韩三场不胜的尴尬纪录。
三场比赛未尝一胜,这显然不是理想的结果,即便对手是亚洲顶尖强队韩国。要知道,在这三支国字号球队中,国足向来有严重的“恐韩症”,可国少和女足并非没有与韩国队抗衡的能力。曾几何时,中国女足更是韩国女足的噩梦,那支辉煌的“铿锵玫瑰”曾让韩国队陷入深深的“恐中症”。
回溯往昔,1991年6月的日本亚洲杯上,中国女足以10比0的悬殊比分横扫韩国队,自此“恐中症”便与韩国女足如影随形。直到2005年东亚四强赛,韩国女足才首次战胜中国队。要知道,如今中国男足被韩国队压制也不过8年,相比之下,韩国女足曾承受的心理压力显然更大。
正因如此,韩国女足一直将克服“恐中症”作为重要目标。从近年战绩来看,中国女足虽仍占据一定优势,但比赛过程已难现往日的统治力。以2022年亚洲杯为例,女足姑娘上半场就被韩国队连进两球,遭受重创。若不是下半场韩国女足犯错,禁区内送点球,让中国女足抓住转折点,最终结果还真难以预料。而今年两队的多次交锋,也大多以平局收场,场面上更是难分伯仲。可以说,韩国女足已逐渐逼近中国女足,中国女足的“后视镜”里,韩国女足的身影愈发清晰。
此次对决,韩国女足似乎比2022年亚洲杯时准备得更为充分。从关键数据来看,韩国女足全面占优:射门次数达11次,比中国女足多出6次;危险进攻次数也大幅领先。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女足能逼平对手,已算幸运。中国女足前锋金坤赛后也坦言,与对手相比,球队创造进攻机会的能力有所欠缺。甚至,韩国女足主帅申相又也流露出不服气,他认为这场比赛本应全取三分,平局结果令人失望。
客观而言,中国女足近年来的状况不尽如人意,实力下滑有目共睹。如今,面对欧洲强队,中国女足已难占上风;在亚洲赛场,也不再是昔日那支所向披靡的“铿锵玫瑰”。不仅面临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朝鲜等传统强队的冲击,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通过归化球员等方式大力发展女足,实力不断提升。反观韩国女足,近年来人才辈出,此次东亚杯大名单中,旅外球员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平均年龄也降至26岁。
虽说目前中国女足尚不至于陷入“恐韩”的困境,但面对紧追不舍的韩国队,中国女足必须警惕起来。不是危言耸听,在如此“内卷”的浪潮下,倘若不尽快确立风格,被“超车”的那一刻,并不会久远。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伟强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