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作为中国男篮的球员并不是件容易事。虽说球队的关注度逐渐降低,但作为球员,却时常遭遇舆论压力。这有点委屈,但竞技体育需要成绩说话。
经历了亚运失利和落选奥运后,如今中国男篮又迎来一个命运的转折点——男篮亚洲杯。这一赛事,不仅是最新奥运周期的国际揭幕战,更是中国男篮证明自己、重拾尊严的关键战。是唱响《下一站天亮》,还是让黑夜继续笼罩着中国男篮,这个决定权,需要球员自己去把握。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曹建民 王润潇
中国男篮主帅郭士强 图据新华社
中国男篮何罪之有?
日前,一位男篮自媒体博主发布博文,内容不过是讨论男篮将带14人出征亚洲杯,12人大名单预计抵达沙特阿拉伯后确认。这本是一条再平常不过的消息,而该博文的评论区却尽是对球队的攻击:“有必要吗?”“XX别去了”……
100多条评论里,满是叫衰之声。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男篮公布大名单变得拖拖拉拉,总是等到临出发才姗姗官宣,女篮亚洲杯开赛前亦是如此。根据亚洲杯规则,比赛只能报名12人,且正赛开始后无法再做人员调整。这意味着,中国男篮要从带去的14人中淘汰两人。为何如此难以抉择?大概有两种可能:一是为了隐藏战术策略,二是实在选不出合适的人选。而多数观点认为,后者更接近真相。
选不出来,也有两种情况。要么任何一个人的进出都会对战术安排产生重大影响,要么似乎谁走都对球队格局影响不大。对于当下的中国男篮来说,显然是后者在作祟。
在中国男篮出发亚洲杯前的最后一场热身赛中,中国队仅以3分之差险胜波黑。那场比赛,赵睿轮休,球队总失误数暴增至28次。赛后,郭士强坦言:“这一次男篮亚洲杯我们在人员上比较困难,但也做好了准备。老队员伤病较多来不了,反过来,对年轻队员是一个好的机会,他们有机会去报名亚洲杯。”
人才紧缺,已然成为中国男篮近年来最致命的伤痛。尽管中国男篮的世界排名持续下滑,但如今选出的这14人,已是中国男篮现役人才库中的佼佼者。若要怪罪,只能怪整个篮球人才金字塔在下陷。球队试图通过推动新老交替来改变现状,然而,这些年入选国家队的新人中,鲜少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救世主”。不过,万幸的是,近些年也涌现出一些亮点——现象级人物杨瀚森的崛起,旅外球员王俊杰的回归,都给困境中的中国男篮带来了一丝希望。
阵容“偏科”,很困难
目前官方公布的14人名单中,有高诗岩、徐杰、胡明轩、廖三宁、程帅澎、赵睿、张宁、王俊杰、余嘉豪、赵嘉义、胡金秋、朱俊龙、李祥波、雷蒙。其中,最年轻的是2005年出生的王俊杰,其次是2003年出生的余嘉豪、2001年出生的廖三宁。
从新老交替的角度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新人只有王俊杰。这一状况对球队的长期发展无疑会产生一定的阻碍,而当下,中国男篮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是阵容“偏科”。
率先公布的14人名单中,后卫多达7人,前锋有5人,中锋仅2人。不太关注中国男篮的人看到这里,或许会误以为我们后卫线人才济济,实则非也。
在如今这个一、二号位边界逐渐模糊的“双能卫”时代,中国男篮的后卫线其实是残缺的,他们的一、二号位边界依然清晰,视野好、能组织的得分能力差,投射、突破能力好点的,往往传球能力欠佳。
目前的七后卫中,最有双能卫特质的是大伤过后状态下滑的赵睿,其次是廖三宁、胡明轩。另外四人中,程帅澎是纯正的二号位,负责得分,而高诗岩和徐杰、雷蒙中大概率有一人会掉出名单。根据四场热身赛的表现,记者认为,高诗岩处理关键球的能力或许是这支球队更需要的。
而我们具有传统优势的内线位置,此次也遭遇了用人紧缺的困境。周琦受伤、杨瀚森前往NBA、王哲林落选,现有的两名中锋胡金秋和余嘉豪的轮换也成了大问题。由于两人的战术地位不同,围绕他们又有着不同的战术体系,两人的轮换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全阵容的轮换。
如此看来,中国男篮的阵容结构确实陷入了困境,但现在这支中国男篮的生命力也不可忽视,他们能否冲破重重困境,迎来属于自己的黎明?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