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 在跑圈里,有个词叫“超级马拉松日”,这是民间对“多城同日办赛、跑者分流入场”现象的形象概括。近年来,国内每年都会至少出现一次“超级马拉松日”,当一众重磅赛事扎堆在同一天举办,跑者们在纠结到底该跑哪场比赛,赛事方则绞尽脑汁想要在一众赛事中出圈。
10月19日,很可能将成为2025年的“超级马拉松日”。近日,“数字心动”平台上显示北京马拉松的定档日期重新改回了10月19日,尽管此前世界田联赛历曾显示11月2日为赛事备选日期,且赛事尚未官方确定这一信息,但北京市文旅局曾发布包含马拉松元素的十月旅游路线,佐证了10月19日大概率将成为赛事的确定起跑日期。
除北京马拉松外,10月19日这天全国范围内还将有至少十余场重磅赛事鸣枪起跑。从北到南,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古城,马拉松赛事如星火燎原:北京马拉松回归传统深秋档期,西安首次升级世界田联标牌赛事,东营延续“黄河生态跑”特色……这无疑将成为跑者们的年度盛宴。
为何10月19日将成为“超级马拉松日”呢?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气候因素。10月19日,国内大多数地区气候相对宜人,早一点举办有些地区会过于炎热,晚一点举办有些地区甚至可能出现下雪天气。以北京为例,10月中下旬平均气温12—20℃,更适宜长距离奔跑;而西安在11月可能出现秦岭山区的降雪天气,同时在10月19日起跑,能利用“十一”黄金周后的旅游淡季,以赛事激活城市消费。
二是避开全运会档期。11月,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届时再举办赛事,不仅难以保障公众关注度,不少选手也会因全运会而缺席。
不过,当十余场赛事同日开跑,跑者面临“甜蜜的烦恼”:2025年西安马拉松报名首日达20.74万人,至7月27日18:00报名总人数突破28.65万人,创历史新高;东营马拉松作为双金赛事,其黄河入海口赛道吸引2.8万名选手,2024年省外跑者占比达一半以上,有人为“打卡母亲河”专门调整行程;如今北京马拉松大概率定档10月19日,这场“首都马”无疑将成为众多跑者届时的首选项。
跑者们犹豫该跑哪场,赛事方则纠结于如何吸引跑者参赛。这种分流效应倒逼赛事升级。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巧妙地将“唐风”融入赛事,跑者们在参赛过程中,也像是在与古都长安隔空对话;东营马拉松专注赛事品质,尽管其城市影响力难比北京、西安,但凭借“双金”头衔,仍能吸引众多跑者青睐。正如跑友所言:“现在选赛事,不光看中签率,更要看哪家更有特色、更对口。”
“超级马拉松日”真正的价值,在于其作为城市IP的裂变作用。贵州“村超”的启示尤为深刻:2023年榕江县通过足球赛事吸引游客5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86亿元,带动非遗产品销售额增长320%。这种“赛事+文旅+商业”模式,正在被多地复制。
中国田协数据显示,2024年马拉松赛事直接经济影响达470亿元,而由赛事带动的旅游、餐饮、装备消费占比高达68%。马拉松早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赛事,而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但在“超级马拉松日”的狂欢背后,仍有隐忧,亦需保持理性。2024年某马拉松因补给站设置不合理引发投诉,暴露部分赛事专业度不足;全国现有“生态跑”“古城跑”等主题赛事超200个,折射出当前马拉松赛事同质化严重的现状。
2025年10月19日,注定将值得铭记。它不仅是几十万跑者的狂欢日,更是一座城市、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从北京的长城到西安的古城墙,从东营的黄河湿地,马拉松正在重新定义人与城市的关系。
在这里,每一步奔跑都是对城市活力的投票,每一次冲刺都在书写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柏村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