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我网频道>文体 > 内容详情

当篮球慈善赛学会“自给自足”

2025-08-22 10:22:0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杭州奥体中心“小莲花”体育馆的穹顶下,篮球与地面碰撞的节拍、鼓点与旋律交汇的声浪、灯光与影像交织的光影,共同构成了2025年姚基金慈善赛独特的现场氛围。这项已连续举办十三届、跨越十八年的公益赛事,今年首次提出“赛演融合”概念:把竞技、演艺、公益三者置于同一时空。

  2025姚基金慈善赛像是把体育比赛开成了“狂欢夜”。让我们把镜头拉回2007年,第一场姚明纳什慈善赛,那年筹款1700万元,已经令人惊喜。再看2025年杭州站,一晚上就给“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筹集8100万元。

  这是姚基金慈善赛的第18个年头,姚明表示:“我希望未来这场比赛能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言外之意为:慈善赛“成年”了,得学会自己挣钱养家。挣钱的方式,就是让它先变成一场秀。

  开场灯光一灭,若是观众不太清楚情况,还会误以为自己是看了演唱会,国风大鼓外加镭射光束把球场变作“赛博西湖”;邓超进球后响起“go go go出发喽”,全场瞬间笑声一片;吴艳妮“客串”啦啦队队长,和健身达人刘畊宏现场斗起舞来。

  有人担心:这么嗨,会不会把内核严肃的慈善活动过分娱乐化?“追梦第三节”回答了这个问题。“追梦第三节”是慈善赛的一个传统环节,就是在比赛进行到第三节时,会换上每年“姚基金篮球季”选拔出的优秀小球员。今年在第三节上场的是乡村小球员组成的“希望队”与杭州本地篮球少年组成的“梦想队”。这一节比赛没有灯光特效,亦无明星主控,只有球鞋摩擦地板的吱呀声。原来真正的爆点,从来不是扣篮,而是那个想被看见的梦想,终于站在了所有人面前。

  “赛演融合”到底带来了什么?今年慈善赛的18000张可售票全部售罄,票房收入3100万元。更关键的是,现场同步进行的“扫码微捐”,在短短2小时40分钟内,640万人次在线互动,累计小额捐赠3000万元。流量像洪水,但闸门开对了地方,就能发电。

  数字跃升的背后,不是简单的娱乐化,而是公益逻辑的时代迭代,用专业手段争取注意力,再用真诚叙事留住注意力,最终把注意力转化为对乡村儿童的长久支持。

  别急着给“赛演融合”贴“浮夸”标签,是它让公益学会与时代对话。当灯光熄灭、鼓点停歇,留在观众心里的,应是乡村少年麦麦提吐逊江高高跃起与姚明击掌的那幅画面——它提醒我们:所有技术与形式的终点,都是人的成长。只要这一点不被遗忘,融合就值得继续探索。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曹建民 王润潇

读我网编辑:张艳红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