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CBA想象成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那它的门口必长期站着两位保安:一位叫“硬件评估”,另一位则名为“股东投票”。过去二十年,想进来的人不少,真正混到门禁卡的却只有寥寥几位,大多都被这两位门卫请了回去。
今年,大厦的侧门突然贴了张公告:“欢迎NBL四强来试暖。”寥寥数字,却让看到它的人都打起了精神,这或许将成为CBA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节点。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曹建民 王润潇
香港金牛在上赛季蝉联NBL冠军 图据新华社
“敲门声”已经响起
中国篮协日前发布《第二届CBA俱乐部杯竞赛规程》,规程的主要变动为赛事规模将由首届参赛的20支CBA球队扩容至24支,新增的4支为NBL联赛的四强球队,而今年的四位敲门人已经产生,分别是:香港金牛、长沙勇胜、合肥狂风、石家庄翔蓝。
消息一出,业内普遍将此解读为“升降级”议题的破冰信号。与过往“只闻楼梯响”不同,此次NBL球队能否真正推开CBA大门,不再停留在舆论层面,而是被置于可量化、可对比的杯赛平台之上。四支球队的硬件实力成为讨论起点。
香港金牛背靠港资财团,主场设于红磡体育馆,有自媒体曾透露,香港金牛上赛季的投入高达八位数,相较NBL的底部球队而言财务风险相对可控。但他们短板在于青训刚起步,梯队尚未成形。
长沙勇胜则拥有最完备的青少年体系,俱乐部自2022年起与长沙市体育局共建“U系列集训选拔营”,首期招收13—19岁球员。2023年,长沙勇胜队在全国U19青年联赛男子B组的比赛取得第六名,成绩尚处中游。
合肥狂风和石家庄翔蓝相较上两支球队而言,财力、阵容都略逊一筹。综合来看,香港金牛、长沙勇胜在财力、基建、青训三项核心指标上最接近CBA既有俱乐部,合肥狂风、石家庄翔蓝则需要在外部资金或政策扶持下补齐短板。
“门把手”到底往哪边转?
尽管杯赛提供了“同台竞技”的场景,但CBA准入门槛并非单一竞技维度。根据《2008—2009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俱乐部准入实施方案》及中国篮协相关文件,已列明对准入球队的“俱乐部制度及管理、运营、运动队建设、硬件设施”等六大评估模块,并细化到注册资本最低2000万元、主场馆不少于6000座位、须拥有或协议拥有二线和青训梯队等条款。尽管文件已不复时效性,但如“股权结构清晰、财务健康、场馆达标、青训完整”等硬性条款,还是CBA球队所必须的。
然而,放眼如今的CBA俱乐部,能具备以上硬性条款也不是全部。就如四川男篮近几年遇上的财务与股权危机,已超出单一俱乐部范畴,成为检测CBA降级制的“风向标”。在俱乐部杯扩军推力下,若篮协借四川案例完成“软性降级”首秀,将显著加快升降级制度的重启进程。对其他中小俱乐部而言,这既是警钟,也是改革红利。经营不善者将面临真正的退出风险,而NBL劲旅则首次看到可操作的上升通道。
然而,分数达标不等于门票到手。股东投票环节面临现实阻力。已知2016年CBA公司正式成立,公示的信息中明确写道:“CBA公司共有21家股东,其中中国篮协名下的中篮巨人广告中心占股30%,20家俱乐部各占股3.5%,共计70%。按照相关法律和公司章程,公司所有股东同股同权,依法依章表决。”这也就意味着,有新的球队加入必然会涉及到股东投票,届时事态会如何发展又是新的故事了。
无论如何,CBA俱乐部杯无疑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已然从“纪念赛事”升级为“准入参考”,是中国职业篮球体系自我更新的积极信号。然而,真正的挑战不在于一场或一届比赛的胜负,而在于能否建立公开、刚性、可预期的评审与投票机制。只有当量化标准、股东投票、政策导向三者形成闭环,NBL球队的“敲门声”才不会沦为走廊里的空洞回响。门外的人已就位,门里的钥匙是否转动,时间将给出答案。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