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为落实《关于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省属企业将用三年时间,一企一策、一行一策开展对标提升,推动省属企业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经营绩效。到2025年,打造5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建宇
组建山东国资科创母基金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省国资委副主任王绪超说,全省各级国有企业将通过实施《十条意见》,建立寻标对标创标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发展质效。到2025年,省属企业打造5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15家左右具有市场主导权的行业一流企业、100家左右“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
王绪超说,国有企业要注重服从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战略资源整合能力,保障我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要切实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合作方,融入“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同时,持续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推动企业提升发展质效;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来适应消费需求,提高产品服务品质,进而掌握行业话语权和竞争制高点;要从“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享誉度。此外,要加快提升国有经济创新力。省国资委将从研发投入、金融支持、人才引育、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包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加大高端人才引育力度,构建灵活有效的国有资本和人才融合机制,组建山东国资科创母基金,打造覆盖广、能级高、融合深的科研平台。
一企一策、一行一策
王绪超介绍,省国资委将对标工作作为落实《十条意见》的重要抓手,将开展为期3年的质效提升工程,推动省属企业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经营绩效。
省属企业要全面部署对标提升行动,坚持一企一策、一行一策,聚焦重点难点、短板弱项,注重学习借鉴、融合创新,形成独特做法、比较优势,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清单,并报省国资委备案。实施方案要明确对标提升行动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进度安排、组织保障等。工作清单要明确每项重点任务的对标领域、对标对象、问题表现、提升目标、具体措施、成果形式、时间节点、进展情况、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
在严格过程管理上,省属企业要按照实施方案,集中力量推进体系能力建设,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督导各权属企业、各职能部门按照责任分工,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要按照工作清单,统筹规划对标重点和具体工作,每年底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与标杆企业、对标指标进行逐项对比,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下年度具体改进措施,提高对标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建立科技创新倒逼机制
省国资委考核分配处负责人薛洁说,今年,省国资委引入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与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等一起,形成围绕服务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指标选取时,突出质量效益原则,既包括体现省属企业效益规模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也包括体现省属企业发展质量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也被纳入考核范围,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人均劳效,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薛洁介绍,为进一步发挥好省属企业经济发展“压舱石”“稳定器”作用,今年起省国资委以全省经济增速为基准线实行目标竞标,要求省属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目标增幅高于全省经济增速,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利润率原则上要有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幅不低于利润总额增幅。
为进一步引导省属企业创新驱动、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山东将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对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的省属企业,给予考核额外加分奖励;对研发费用分类视同利润加回,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按研发费用的2倍加回、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子计划或省重点研发计划的按1.5倍加回、其他的全额加回。同时,建立科技创新倒逼机制,将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纳入考核,分解落实研发投入目标,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